野草 (2588|crma001@sina.cn)
熱愛寫作
  • 專欄 | QinHuisAcademicThought

    秦暉思想與觀點 >

    秦暉簡介:歷史學家,師從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趙儷生,早期從事農民史研究,后來都是憑興趣自費研究,從來不申請課題,所以發論文很少,但出書很多。雖然先后任教于清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但他的很多朋友都是北大的。比如和錢理群,錢理群的老師王瑤和趙儷生是同學,錢老師也幫秦暉推過書《共同的底線》。早年研究明末農民戰爭時和顧誠走得很近,自述遺憾沒做顧誠的研究生。(《鼎革之際》)不少優秀的同時期歷史學者對秦暉評價都挺高的,如北大的閻步克(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大家)曾說,好多學者是造零件的,而秦暉是有自己的一套系統的。...

  • 專欄 | QinHuisAcademicThought

    清華教授秦暉的真面目 >

    作者:張宏杰秦暉老師是我最喜歡的學者,甚至可以去掉“之一”兩字。我很早以前就讀過他的一本書:《問題與主義》。這本書像一把錘子,敲碎了我頭腦中的很多“常識”與“定勢”。從這本書開始,我又陸陸續續看了秦暉的其他作品,包括他當時在報紙上發表的一些長文,我頭腦中原本的知識結構受到巨大沖擊。讀罷這些東西,秦暉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是個頗有幾分英雄氣的人。或者說,他就是《皇帝的新衣》里的那個孩子,只有他有足夠的清澈和“天真”說出石破天驚的話。2012年,我成了他招的第一個博士后。余雖不敏,然而非常幸運,我的幾位老師,...

  • 專欄 | expression

    享受豈能是頭銜? 文 /梁 衡 >

    有一件事想了很久,不吐不快。常見報刊上或會議上介紹某人時,或在名片上印頭銜時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甚至追悼會上也不忘加這一條。這個"津貼"施行于20多年前,那時知識分子待遇一般,生活拮據,于是為一部分精英人才發津貼,有重視知識、重視人才之意,后延續下來。不想這倒使一些人用來做了終身夸耀的資本。動不動就"我享受國務院津貼"(類似提法還有"享受正部級醫療待遇"之類)。事情雖小,卻關乎價值導向和社會風氣。津貼是什么?就是生活補助。正常情況下一個有自尊心的人很少要人補助,如果真拿了別人或政府給的補助也會心懷忐...

  • 專欄 | QinHuisAcademicThought

    秦暉:娜拉向何處去的論戰 >

    新文化運動時期,個性解放運動與女性解放密切相關,西方女權不經日本中介對中國的直接影響也通過易卜生等人的作品體現出來。尤其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劇作《玩偶之家》是新文化運動中引入中國的宣傳個性解放的名作,當時影響極大,直到今天,這種影響一直在持續。1935年上海左聯影響下的“電通公司”把該劇搬上中國銀幕,拍攝了電影《娜拉》,娜拉是劇中為追求自由個性而離家出走的女主角。當時飾演娜拉的藍蘋,就是后來在1960-70年代成為旗手的江青。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娜拉”現象無疑體現了中國女性擺脫“男權”,即擺脫舊式家庭,擺脫父...

  • 專欄 | expression

  • 專欄 | QinHuisAcademicThought

    秦暉:中國歷史上有權者自己真正相信的是“法、術、勢”,而要別人相信仁義道德 >

    秦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退休教授本文節選自《法家與“秦制”》一文,原載愛思想網站哪個是現實的中國政治傳統?我認為那種一講“中國傳統”就歸之于儒家傳統的看法是很成問題的。事實上在帝制中國的兩千多年中,雖然也有短時期儒家吏治觀比較落實的情形,如東漢后期至南朝這一段,但從秦至清的整體看,中國吏治傳統的主流是儒表法里,即說的是儒家政治,行的是法家政治;講的是性善論,行的是性惡論;說的是四維八德,玩的是法、術、勢;紙上的倫理中心主義,行為上的權力中心主義。什么是“表里”?我國傳統中這種“表里”差異,...

  • 專欄 | expression

    真正的風險不是失敗,而是在一個正在消失的世界里追求成功 >

    我們或許正處在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時刻。但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很多人在談論創作者經濟。他們的視角卻像是1760年代的人談論蒸汽機一樣局限。他們看到的是技術變革——新的內容平臺、創作工具、變現渠道。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革命。真正的革命是無聲的,它悄然改變的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范式。要理解這場革命的深度,我們需要先打破一個錯誤認知:創作者經濟不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而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狀態。在工業文明之前,每個工匠都是創作者,每個商人都是品牌,每個作坊都是創意工作室。工業化帶來的標準化生產和組織雇傭,在人類歷...

  • 專欄 | //Cultural Revolution History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個身份:文革幫兇 >

    幾天前,我參加了一個關于文革的學術研討會,加州州立大學退休教授宋永毅寫了一本《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與文化基因的新闡釋》,美國和加拿大幾位華人學者來討論讀后感。這本新書由臺灣的聯經出版社出版,分為九章,前六章,是對毛澤東、林彪、江青、周恩來、康生、張春橋的非理性、無意識的精神活動進行了系統探索,這些精神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或改變了文革的歷史,使文革展現出變幻莫測的特點;另一重點,是追溯和比較了文革中重要人物的政治行為,與中國數千年來皇權體制文化基因“剪不斷、理還亂”的關聯。宋永毅特別...

  • 專欄 | modernchina

    雷頤:宋教仁的悲劇,是近代中國政治的縮影 >

    按:宋教仁不僅是革命實踐家,還是立憲理論的先驅。他倡導的“民族平等”至今造福中國人。他與梁啟超關于改良或革命的論戰至今為人所稱道。他對政黨政治推崇備至,一手創立了國民黨。宋教仁遇刺,議會政治遭遇重大挫敗,隨后的軍閥混戰和蔣氏訓政將中國導往了另一個方向——宋教仁的悲劇命運,是民國乃至整個近代中國政治的縮影。▌自立軍事件1900年適逢“庚子之亂”,18歲的湖南青年宋教仁開始接觸政治。彼時的政局對他后來的政治思想、政治態度產生了重大影響。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攻打外國使領館,引發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攜光緒帝西...

  • 專欄 | modernchina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國最值得期待的一場政治實驗的終結 >

    今天我們回首歷史,看見的仿佛只有塵埃,只有權勢的喧囂和贊美,殉道者的血跡早已干了,他們為此流盡了熱血的思想也早已被我們淡忘。我們這個民族的集體記憶里永遠缺乏懺悔、缺乏反省,因此先行者的教誨總是被我們一再遺忘,歷史總是重蹈覆轍。這是我們的悲哀,是全民族的悲哀。1913年3月的那一刻,宋教仁先生以他的鮮血染紅了他所追求的民主理想,也染紅了整個滄桑百年史。年輕的宋教仁被罪惡的專制子彈擊中,他永遠年輕,他的生命定格在32歲,定格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痛苦的是一個宋教仁倒下了,并沒有什么千萬個宋教仁站起來,優秀的...

快工FAIgong.com是快捷的香港全職搵工+香港兼職網:推薦大量香港職位空缺包括FT職位,Part-time或 Freelance職位等等,幫助香港求職人士快捷搵工!搵人,搵工,搵partner就上快工Faigong.com
刷新当前页面
关于FAIgong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廣告服務 | Sitemap


All Rights Reserved © 4oks 4U Global Ventures
In affiliation with SVI & Actia Limited
Developed by OKOKOKOK.NET
Faigong.com | 快工

香港搵工

↑加入FAI快工FB群组
或前往快工Facebook專頁>